新聞中心News center
新聞內容
當前位置:首頁-新聞中心-新聞內容

到2017年 我國塑木復合材料市場規模達110億元
信息來源:本站 閱讀數:780
塑木型材是當今世界上許多國家逐步推廣應用的新型材料,它是以鋸末、木屑、竹屑、稻殼、麥秸、大豆皮、花生殼、甘蔗渣、棉秸稈等低值生物質纖維為主原料,與塑料合成的一種復合材料。
由于塑木復合材料的原料采用各種廢舊塑料、廢木料及農作物的剩余物,且生產和使用不僅不會向周圍環境散發危害人類健康的揮發物,材料本身亦可回收利用,因此塑木復合材料的研制和廣泛應用,有助于減緩塑料廢棄物的污染,減少農業廢棄物焚燒給環境帶來的污染,是一種全新的綠色環保產品,近年來發展十分迅速。
而且隨著我國低碳可持續發展觀念的深入,塑木復合材料更是順應了國家節能環保、循環經濟的大趨勢,凸顯出巨大的市場潛力。因此塑木行業成為我國鼓勵發展和大力扶持的朝陽產業,陸續得到國家政策的有力支持,“十一五”以來,木塑復合材料產業中有60多個項目獲得了相關部委的支持。而且為了加快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8月11日國務院出臺《關于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意見》,《意見》提出到2015年, 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要達到4.5萬億元,再次我國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決心。
前瞻產業研究院《2013-2017年中國塑木復合材料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目前,我國塑木復合材料行業發展的總體態勢良好。一方面,塑木產業繼續得到國家政策的有力支持,另一方面,塑木產業鏈逐漸形成,全國總產能不斷擴大,企業數量及產量持續增長,2010年總產量達到50萬噸,已能夠與美國在全球塑木業界并駕齊驅。
前瞻產業研究院塑木復合材料研究小組顯示,我國每年木材缺口達到2億立方米,而低碳環保的塑木復合材料是木材理想的替代品之一,如果國內木材供需缺口的1%由環保塑木來替代,這將產生240萬噸的需求;若全部以塑木產品代替進口木材,我國的塑木市場需求將達2.4億噸。
前瞻產業研究院保守預估,在2017年,塑木復合材料在政策的推動下能夠替代5%-10%園林景觀木材的需求,替代2%包裝用塑木制品傳統塑料的需求,替代3%建筑領域木材/塑料的需求,再加上在汽車、鐵路等領域的應用,中國對于塑木材料的總需求量將達到220萬噸,若以每噸5000元計算,其市場規模達到11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