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News center
新聞內容
當前位置:首頁-新聞中心-新聞內容

南京大源生態建設集團旅行游記——上饒三清山
信息來源:本站 閱讀數:1176
說今天有雨,我得知后怡然竊喜,這全因一場與山峰的邂逅。一年前,我第一次登上三清山,領略了它的清絕塵囂,記得當時是個晴朗的日子,天藍,也很低,站在海拔1600米的棧道上極目遠望,天邊的云成了一條線,乍一看像是天的彼岸,寧靜地浮在哪里,沒有風,仿佛此刻乾坤都已靜止,也就是那一刻我借助“天空作美”的好運,把三清山看的透徹;還是在那一刻我迷上了這座秀美雄奇的大山,一心盼著有朝一日能故地重游,若是能有幸一睹她別樣的姿色那是最好的了。
進山有兩種選擇,一是徒步從修建棧道時開鑿的小路沿山體艱難而上;二是乘坐景區的高空纜車直達山腰。前者雖別有風趣,可山途曲回,且險,有恐不測,而且出于節省時間的考慮,團隊便安排乘坐纜車上山。上三清山通常分東南兩門,我們在東門,坐的是金沙索道,與南門的索道分是兩家公司,彼此之間不通票,所以下山還得照原路返回。索道一廂六人,行程約十五分鐘,凌空懸吊,透過玻璃向外張望,隨著山勢逐漸趨陡,風景便越發秀麗,三清山的背景也自然成了纜車里游客們相互交流的話題。
三清山名曰“三清”,是因其玉京、玉虛、玉華三座高峰,猶如道教所奉三位天尊列坐其巔,故名之。它地處江西省上饒市玉山,德興兩地交界之處,屬玉懷山脈,其玉京峰為山脈主峰,海拔1819.9米,為花崗巖峰林地貌,與黃山景色相似,素有“小黃山”之稱,古有云“清絕塵囂,天下無雙福地,高凌云漢,江南第一仙峰”這是對三清山最恰當的形容。但依我看來,三清山與黃山一個秀一個奇,一個峻一個險,不分伯仲,各有千秋,何來“小”字一說?
下了纜車便站在女神峰下方的山坡處,從這里出發走的便都是修好的棧道和階梯,棧道憑空建造,是鋼筋混凝土結構,一根根樁基深深沒入幾乎垂直的山體,棧道緊貼崖壁,沿著山體蜿蜒無絕,綿延遠處,像極了靈動長空的游龍。我不禁再一次感嘆當初修建棧道時所面臨的難度,首先要解決的就是材料問題,要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陡峭山體上修建棧道,材料非得完全依靠人力運上山去不可,不難想象一隊隊挑山夫蕩著扁擔在小道上埋頭苦行的情景,想到這里不由肅然起敬,腦海中也浮現出逶迤在崇山峻嶺中的長城和貫穿南北的京杭大運河,這些曠日持久的工程不正是對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完美的詮釋嗎?現如今三清山的棧道就如微縮的空中長城飛翔在藍天綠海之上,中國工人巧奪天工的技藝再一次將世人折服。
順著棧道盤旋而上,便能看見三清山三大絕景之一的“巨蟒出山”,經過億萬年的風化崩解,在海拔1200米的幽靜山谷之中依然矗立著一座絕奇的石柱,石柱形似一條極欲騰空而去的蟒龍,蟒頭竄動,蛇身微搖,垂直高度達128米,令人嘆為觀止。拋開美麗古老的傳說不提,就在2001年三清山管委會計劃舉辦攀登“巨蟒峰”的賽事,以達到推廣景點的效果,此舉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眾多運動員躍躍欲試,廠商爭相贊助,可是就在賽事緊鑼密鼓的籌辦之際,有人卻提出質疑,如果利用攀巖器械必然會破壞“巨蟒”的自然外形,縮短其壽命,甚至有可能導致峰體倒塌,據說當時管委會還邀請了著名的法國“蜘蛛人”阿蘭·羅伯特對巨蟒峰進行了實地考察,可是面對絕頂法國人只得望然興嘆,他表示難以徒手攀上巨蟒峰頂,這使得管委會不得不重新審視這場賽事,經過研究,巨蟒峰的攀巖賽事最終還是被取消了,三清山攀巖賽事也被推遲,比賽地點將另尋他處,雖然這一戲劇化的事件使得三清山管委會飽受爭議,可正是這一放一收之間,引來了諸多媒體上百篇的報道,使得三清山名氣大增。這里說的只是個趣聞,但從這件事情我們可以看出自八十年代三清山景區開發以來,其名氣便一直算不得響亮,就連后來被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七個,江西第一個世界自然遺產之后其名氣依舊遠不及姐妹山“黃山”一直處于較為尷尬的境地。
若是說“巨蟒出山”象征著三清山的奇險,那么三清山的另一處絕景便可以稱得上是“靜秀”,那就是著名的“司春女神”(又稱“東方女神”)。“司春女神”同“巨蟒”一樣,同是山巖自然形成的奇景,可是與“巨蟒”不同,“女神”從視覺上并沒有“巨蟒”那般浩然聳立的磅礴氣勢,她只是已一個秀美無比的少女的姿態端坐在山崖邊,微低著頭,默然注視著凡間的蕓蕓眾生。我第一眼看見“女神”,只覺得她“形象”極了,有感于天地造化,鬼斧神工,然而當我凝視許久之后,又產生了更為奇特的感覺,望著她婀娜的身影,我似乎看見了她嘴角上那彎彎的笑,和秀發下閃爍著的清澈明眸,聽她輕聲的呼喚,沉醉在心靈的春季,當夕陽西下,“女神”多姿的側影被襯的更加生動,使人浮想聯翩,美不勝收。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三清山有了女神,卻并沒有廣為世人所知,我想原因是因為女神是深愛這座大山的,一種深沉的,又帶些許自私的愛吧,又或者女神明白大山本應遠離人間,孤傲于天地,繁育萬靈,所以她才把自己的身軀和靈魂都融入了大山,以自己的意志長久的支配著三清山,最終使得三清山成為一片清絕塵囂的凈土,而女神的傳說也一直在當地民間流傳,相傳女神為西王母第二十三女,名瑤姬,是春天的化身,在她身上有著多種不同版本的故事,愛情、正義、奉獻,這些傳統神話里的情景都能從她身上尋找到,以至于現在我們完全不能分辨這些傳說的真假,不過我們也不必過于計較,因為傳說本就是人民對生活的一種淳樸向往,對理想社會的美好憧憬,那我們就不妨都信了吧,何礙之有?
三清山是走不完的,看不完的,一處風景,一種心境,視角變換,又有所感悟,這就是三清山,一本用身心去默讀的書,一部用巖石書寫的畫,山嵐是她青澀的臉,曲水是她婉轉的情,我懷著對她的熱愛繼續順勢而上。
向西走,去到最高處,那是主峰玉京所在,玉虛、玉華也伴其左右,路是平坦棧道,可腳下卻是萬丈深淵,曾經有人說三清山是云霧的故鄉,此話真就不假,一陣清風吹過,成片的霧氣便順著山勢朝上輕盈而去,云霧似是頑皮的精靈,躲在暗處悄悄露出一個頭來,窺視著游客的一舉一動,當你停下腳步依靠在棧道旁,舉目朝著遠方眺望,他們便跳了出來,在你面前打著旋,轉著圈,要是你對他們依舊不理不睬,他們向你迎面拂來,弄的臉上濕潤潤的,方才明朗的山間,一下就籠在乳白色的云霧之中,這下風景是看不成了,我只得加快步伐繼續西行。當我感到有些疲乏,找了一處石凳坐了下來,望著漫山的迷霧,恍惚間我看見了一處風景,如此的熟悉……“是玉京峰!”我心中暗說著,時隔一年,又一次站在了它的腳下,想起“不登玉京峰,難得三清之妙”的老話,我有了甩開隊伍攀上頂峰的沖動,可是如同上次一般,我又一次與它擦肩而過,也正是這一次次的錯過,玉京峰已然成了我心中的一塊圣地。正當我沉浸在虛幻的玉京仙境時,山中的水霧又一次清潤了我空茫的夢境,曾幾何時,我一定去過那個地方,也許那時我是只倦了的飛鳥,在山頂歇了歇腳;或是長在上頭的一株野草,每當日出的時候便朝著朝陽搖手呼喚,那么我還要再去一次,去那兒尋找自己的今生前世,可是不在今天,在無期的將來……
隊伍終究沒有去登峰頂,不免有些頹然,此時玉京峰也離我愈來愈遠,隊伍繞了個大彎,它便從我的視線中消失了,我們來到三清山的西側,來到了西海岸,這是一條全長3000米的高空棧道,平均海拔在1600米之上,舉國上下未必再有第二處,這兒山嵐依舊繚繞,還夾雜著絲絲山雨,一股寒潮突至,催人速速離去,我心情有些失落,不曾想先前在山腳下預想的云霧美景竟是茫茫,現實與理想的落差竟比這山峰還要來的高遠。
下山,又看見了天,看見了飄舞的云,在上方;下山,我見了群峰,見了涌動的綠潮,在下方。驀然間,我覺著這一切都很平淡,就像遠處水泥修筑的景觀廣場,還有聚集在那兒等待乘著纜車下山的游客,我又回到人間…
恍然大悟,方才不知不覺中我已一覽仙境,而我渾然不知,卻在現實中求虛幻,在虛幻中看現實,無法參透有無之界,不由會心一笑……